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静)千山花开万树香,唯独无花不竞芳——无花果又称奶浆果,不但软糯香甜,而且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日前,洛城街道崔家庄子村成秀伟的无花果园迎来了初秋的丰收时节。记者在园中看到,颗颗饱满的无花果挂满枝头,仿佛在热情邀约各方食客前来采摘、品尝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从养牛大王到农场主
她让土地绽放别样光彩
记者走进成片的无花果种植基地,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一株株果树青翠欲滴,一颗颗或紫红或绿的无花果挂满枝头,个个饱满圆润。成秀伟一大早就来到基地,埋头忙着采摘、包装。
“早上不管几点,只要睡醒了我就来基地里忙活。”说这话时,成秀伟难掩脸上的笑意。看着挂满果实的一棵棵无花果树,她的心里早已盘算出一笔丰收账。“肯定比种地强,4亩无花果的净收入在10万元左右呢!”说着,她随手递给记者一个熟果,果子表皮嫣红,拿在手里软软的,轻轻一掰,露出粉白相间的果肉,真可谓“闻着香甜,吃着软糯”。
说话间,客户电话不断打来。“都是预约采摘的,先问问无花果成熟度如何。”成秀伟表示,为了让顾客吃到新鲜的无花果,自2020年基地产果开始,她一直坚持自主采摘的营销模式,也就是说,都是顾客来园区自由采摘或代摘,不接受批发收购。“我种的无花果虽然比不上大规模种植的产量和效益,但口感绝对能保证,底肥用的是牛粪,浇灌的是红糖豆浆水,结的无花果自然口感好。”
之所以用牛粪底肥,是因为成秀伟之前还有一个身份——十里八乡有名的“养牛大王”。在种无花果园前,她一直做着养牛的营生,如今,在她的牛圈里还养着30多头肉牛。“最初我就是靠养牛起家的,后来选择种植无花果,也是受了牛粪的‘启迪’。”她说,养牛的年头久了,自家的牛粪积攒了不少,她就想着怎么把它利用起来。“经过考察,我觉得种无花果挺合适的,好管理不说,还不耽误我养牛。”2020年,成秀伟种下了4亩地的无花果,当年就收到了效益。
“无花果药用价值高,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和膳食纤维。我种的品种是波姬红,具有根系发达、耐热、抗旱、成熟周期短、生长周期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成秀伟表示,为了让无花果的营养更全面,除了施用牛粪等有机肥外,她还用黄豆、红糖、微生物元素等“酿制”特制营养水,给无花果树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我家的无花果树不仅长势旺、产量高,而且结出的果子特别香甜。”谈起种植经验,成秀伟信心满满。
守好“果篮子”
赚足“钱袋子”
今年是成秀伟种植无花果的第六年,回想创业之初,成秀伟深有感触地说:“起步很难,缺乏经验,也缺乏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后来通过自学、求教,加上不断实践,我才逐渐掌握了种植无花果的技巧。”
为了进一步打响自家的无花果品牌,这两年成秀伟一直做着自媒体,她将拍摄的短视频发到抖音等平台后,吸引了不少新客户。“咱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借助新媒体宣传好自家的无花果基地,做大市场销售。”为了吸引人气,今年成秀伟还计划9月初在基地举办首次“大胃王”活动,即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挑战“食量”成功,便可免费获得一定数量的无花果,“预热消息发出后,想报名的人很多。”
甜甜的无花果不仅成了成秀伟的“致富果”,也圆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梦”。到了剪枝、除草期等基地大忙的时候,成秀伟就请周边村民帮忙,一人一天的务工费也不少。她说,这些来自附近村庄的村民,既可以兼顾家务、农活,还能提高家庭收入,一举两得。
随着无花果基地经营得越来越好,成秀伟也有了扩大种植面积的想法。“每年的无花果都是供不应求,不过,要是电商等平台大批量收购,我一般是拒绝的,一是产量确实跟不上,满足不了那么大的需求,二是为了维护品牌,不能用次货充数。”成秀伟告诉记者,小小的无花果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值,而且拓宽了她的致富路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今的老百姓对“土地效益”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愈发重视特色及规模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像成秀伟一样的特色种植户,既是新时代的“新农人”,也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的“弄潮儿”,成为带头发家、引领致富的“农民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