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寿光】一餐热饭暖桑榆 台头镇后赵埠村“幸福食堂”的民生温度

每天上午十点半,台头镇后赵埠村“幸福食堂”里都会香气四溢,厨师挥动锅铲翻炒着,老人们在耐心排队等候。“周一烂糊白菜炖豆腐、周二鸡蛋炖西葫芦、周三冬瓜肉沫……所有菜品如有缺失,会替换其他菜品。每位老人生日当天中午,这里还提供共享蛋糕一个,每月月底义务为老人剪发。”后赵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建滨介绍,这个由村民杨桂霞个人出资创办的食堂,自7月20日营业以来,每天为15位8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群众端出热饭热菜,用“一菜一汤一主食”的烟火气,诠释着“小食堂”里的“大民生”。

一份初心:从公益念头到落地生根

“去年,我在邻村的‘幸福食堂’做公益时,看到老人捧着热饭的笑脸,就想我们村啥时候也能有这么个地方。”杨桂霞擦拭着餐盘,跟记者说起创办幸福食堂的初衷。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长期参与公益活动,目睹周边村里为独居老人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后,在2025年年初,她向后赵埠村“两委”递交了创办幸福食堂的申请。得到村里的支持后,她个人出资2万余元筹建,经过半年筹备,后赵埠村幸福食堂里,终于飘出了第一缕饭香。“从早上起来吃完饭,我就去买菜,一直忙到中午老人们都打完饭走了,这一上午感觉很快也很充实。”杨桂霞说。记者走进食堂,看到墙上的公示栏里贴着每周菜单。“都是些好嚼好消化的菜,盐放得少,油也不多。”正在打饭的陈英说,父亲出门不方便,家人就轮流给父亲做饭、送饭,现在有了幸福食堂,父亲每天吃得不重样,也让他们这些子女省出不少工夫。

杨桂霞在与前来打饭的老人交谈。

众人接力:让幸福滋味长久飘香

受杨桂霞爱心行动的感染,几名村民也自发加入到“幸福食堂”队伍中,为贴合老人饮食习惯,杨桂霞和村民志愿者们颇费心思,蔬菜炖得软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为让食堂“活”下去,杨桂霞还学着拍短视频,镜头里有老人吃饭的笑脸,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据介绍,目前“幸福食堂”费用全部由杨桂霞自己承担,为让食堂长久“飘香”,杨桂霞打算借助短视频平台直播变现,用于食堂后续运营。幸福食堂主要服务本村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及生活困难群众,每餐仅象征性收取1元钱,切实破解了特殊老年人群体“吃饭难”问题。

记者手记

小食堂里的大情怀

一菜一汤承载温暖民生,一粥一饭勾勒幸福晚年。台头镇后赵埠村“幸福食堂”飘散的不仅是饭菜香,更涌动着党群连心的融融暖意。这缕从后赵埠村飘出的饭香,不仅温暖了老人的晚年,更映照出基层治理的温度。当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的担当,民间力量的热忱与群众的期盼同频共振,便能在寻常巷陌间种出满溢幸福的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