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会搭起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带活一座城。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作为国家5A级农业展会,已成功举办26届。第26届菜博会已圆满落幕2个多月,但其引发的热度与思考仍在持续发酵——本届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盛会,创下参观人数同比增长超15%、单日峰值突破14.33万人次的亮眼成绩。
但“热闹”过后,展会留下的是什么?
带着问题,细细观察。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展会带来的人流、消费、酒店住宿、基础设施的使用等,直接刺激了寿光会展产业链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展会作为一种功能,将国内外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汇聚在一起,带动寿光各关联产业的发展。
这也正是菜博会所特有的“气质”——溢出效应。令人欣喜的是,一项围绕第26届菜博会参与各方所展开的回访调查显示,参展企业在展会结束后延续着收获,先后揽回大批订单,并呈现多元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各分会场也顺势而为打造资源平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双丰收”。
菜博会的“后展会效应”正在逐步凸显。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以扎实的成效和创新的理念,为农业科技展会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寿光样板”。探究其历久弥新的魅力,关键在于持续锻造的四大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之规模引力场
人气爆棚,品牌虹吸效应显著
暑气渐消秋意至,又是一年换茬季。
走进寿光市宏伟种业育苗基地,大棚里一株株翠绿的种苗生机盎然,工作人员穿梭于苗床之间,动作娴熟地搬苗、装车,并耐心地向种植户讲解种苗移栽的技术要点,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这次我预定了2万株左右的种苗。”来自江苏的农户张炳生满心期待地清点着种苗数量。今年来寿光参观菜博会,他一眼就看中了“梦想青甜2号”这个樱桃番茄品种,“找新品种、好品种,还得来寿光菜博会。”张炳生说。
作为每年不可错过的科技之约、产业之窗,菜博会其强大的“人气磁场”正是品牌价值最直接的体现。第26届菜博会主展区人潮涌动,创下参观人数同比增长超15%、单日峰值突破14.33万人次的亮眼成绩。数字背后,绝非偶然,这是菜博会作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盛会的深厚积淀与强大品牌号召力。
收获订单、开拓市场、洽谈合作、共同成长……菜博会人头攒动的展台、真金白银的签约、热情深入的交流、收获满满的故事,让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共同沉浸于农业科技的神奇与绿色发展的硕果之中。“永不落幕的菜博会”将持续拓展开放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续写中国与世界携手迈向农业未来的更多精彩故事。
核心竞争力之辐射朋友圈
多点开花,服务半径深度拓展
近日,寿光菜博会团队奔赴河北雄安新区,围绕雄安新区都市农业科技博览园项目,与雄县人民政府、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开展了深入的调研研讨活动,为两地农业合作按下“加速键”。
河北雄安是第26届菜博会的五大分会场之一。第26届菜博会开幕式上,雄安新区都市农业科技博览园作为雄安分会场正式亮相。雄安新区都市农业科技博览园总占地面积达432.8亩,总投资2.3亿元,以“寿光模式+菜博会经验”为双轮驱动引擎,精准对接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战略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集农业生产、文化体验、田园生活、科技示范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标杆性园区,将为雄安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像河北雄安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会场不止一个。作为国内农业园区中可实现收支平衡、闭环发展的“农旅双链”运行样板,菜博会引起了全国各地政企关注。通过引进“寿光模式”,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利用菜博会技术服务、标准体系、示范推广、办展办会等方面的经验,具有“寿光元素”的园区遍布大江南北,将为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模式。本届菜博会,首创设立了河北雄安、重庆开州、浙江衢州等国内5个分会场和国外乌兹别克斯坦分会场,并邀请白俄罗斯担任首届主宾国。
这一战略布局,如同为盛会装上了“动力倍增器”。分会场精准聚焦蔬菜种业创新、预制菜产业升级、智能农机装备应用等核心领域,不仅为不同兴趣和专业需求的观众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深度体验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将菜博会核心的科技示范推广、前沿信息交流、高效商贸对接等功能,直接下沉并深度融入相关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企业集群。此举大大拓展了服务的覆盖广度和专业深度,使菜博会的“产业朋友圈”迅速扩容,链接更加紧密高效,实现了从“单点闪耀”到“全域联动”的质的飞跃。
核心竞争力之媒体聚光灯
全媒共振,声量放大响彻四方
全网曝光量超9亿次,“寿光菜博会”公众号在全国农业展会公众号中排名第一,同时跻身全国景区公众号前50强……菜博会早已是媒体焦点,本届“声量”更是空前。
高规格、大规模的蔬菜盛会,给会场坐落地带来的不仅是人气、商气的升腾,发展视野、发展路径的拓宽,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寿光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26届菜博会期间,主流权威媒体深度聚焦,新媒体矩阵火力全开,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声势。从央级、省级媒体的重磅专题报道,到社交平台上的实时互动、话题热议;从短视频平台对奇瓜异果、前沿技术的精彩瞬间刷屏,到行业垂直媒体的精准分析与解读……这座城市的创新成果、尖端科技应用和产业跃动脉搏,被生动、鲜活地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
强大的“媒体聚光灯”效应,不仅成倍放大了菜博会的影响力,更将“寿光模式”的创新实践和中国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信号,清晰有力地传递至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核心竞争力之绿色新标杆
低碳实践,引领绿色办会风尚
在呈现精彩的同时,菜博会始终秉持责任担当。
本届菜博会将“低碳、绿色、可持续”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大量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搭建展馆,广泛应用节能照明与温控设备;大力倡导并便利观众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全面推行电子票证、无纸化导览服务;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管理,确保展会废弃物得到高效资源化处理。
厚植绿色办会理念,第26届菜博会从筹备到举办的全程碳排放,均通过注销等量碳信用实现中和,并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权威认证,成功实现了“碳中和”办展。菜博会不仅全面践行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更彰显了农业盛会的环保担当,树立了农业展会绿色发展的典范。
节俭务实、低碳办会,菜博会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绿色会展实践样本,更是其主动扛起社会责任、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宣言。第26届菜博会用实际行动,为大型展会活动如何平衡精彩呈现与生态友好,树立了清晰可鉴的“绿色办会”新标杆。
二十六载春华秋实,菜博会年办年新,魅力愈发璀璨。其背后,正是“强大的品牌引力”“创新的辐射模式”“高效的传播矩阵”和“坚定的绿色理念”这四大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支撑。它们相互交融,共同构筑了盛会持续引领行业、焕发勃勃生机的根基,也将共同绘就第27届菜博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