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企业去!”——潍坊寿光市聚焦企业需求优化营商环境侧记

营商环境的温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寿光市,这句话正被生动诠释: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用常态化走访换来企业“安心经营”的踏实,用实打实的问题解决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政府围着企业转、服务跟着需求走”的寿光实践,让“安心”“更有信心”的声音成为最动人的回响。

“走,到企业去!”这是寿光1000余名服务企业专员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坐在办公室里想办法”早已让位于“扎进企业找答案”,各级领导带队的走访队定期深入厂区车间,笔记本上记满了“原料紧缺”“审批流程繁琐”等带着企业生产温度的诉求。

这种“沉浸式服务”,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刻彰显出了强大力量。近日,记者走进潍坊飞越进出口有限公司,厂区内生产秩序井然:木材原料被加工成一块块统一尺寸的板材,随即又被自动化生产线转运到下一个加工区域,木香味弥漫了整个车间。这是一家主营板材出口的外贸企业,前段时间,由于客户订单增加及资金回笼周期较长,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寿光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班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多部门上门“联合会诊”,为企业量身推荐“关单贷”信贷产品,将出口报关单转化为信用资产,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关单数据实时核验,高效提供500万元信贷支持。“从授信审批到资金到账仅用时3天。”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雷厉风行,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需求,也给企业发展“鼓了劲儿”。

这样的“精准服务”,在寿光已成常态。近年来,我市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效力,创新探索服务方式。2024年,寿光成立潍坊市首家服务企业中心,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金融助企大走访”活动,互配互采金额达到40亿元,落实减税降费、退税22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7万家,净增“四上企业”150家。

优化营商环境,寿光既重视“短期纾困”,更善于“长效赋能”。作为全国蔬菜集散中心,寿光企业拓展国际物流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国际道路运输许可(TIR资质)审批流程复杂、专业要求高,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寿光市交通局主动作为,成立“国际物流专班”,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日前,裕达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拿到相关资质。资质获批后,政府还协调交通、公安、保险等部门开通“绿色通道”,3天内完成了首批国际运输车辆备案,并联合三方安全机构开展跨境运输法规、应急处置等专项培训,创新推出“中欧班车”动态监管平台,实现车辆位置、温度、货损等数据实时追踪,为跨国运输加上“安全锁”。

政府用心服务,企业安心发展。裕达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开通的3条国际线路迅速打开了市场,订单排到了年底。企业负责人难掩激动:“政府‘全链条’服务,让我们在国际物流赛道上跑出了信心!”目前,“寿光蔬菜-中亚”“潍坊仪器设备-俄罗斯”等定制化班车已实现每月17车次稳定发运,有效带动了本地企业出口额增长。

在寿光,优化营商环境是着眼长远的系统工程。今年以来,我市强化骨干企业运行全链条监测和风险防控,深化服务企业专员行动,提升“遍访企业”“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质效,全力推动企业稳预期、稳运行、稳增长。同时,实行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合作,扎实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用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组建企业重组纾困中心,推动商事调解中心全链条优化升级,推行涉企法律服务项目化运作,持续优化企业服务。

从“纸上承诺”到“脚下行动”,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破题”,寿光始终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当作政府的“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记者张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