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拂,阳光正好。在侯镇台后村,一棵“幸福之树”悄然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村里的老年幸福餐厅迎来了三周岁生日。9月1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感恩的庆典在此热闹举行。
多元支持,幸福餐厅启航
记者走进台后村老年幸福餐厅时,整洁明亮的环境让人备感舒适。餐桌椅、消毒柜、留样柜、空调、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处处彰显着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如今,餐厅每日能为80多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村里8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环卫工人可以免费享用午餐,老年幸福餐厅已真正成为老人们温暖的家园。
三年前,在社会公益组织的大力帮助下,台后村老年幸福餐厅开门纳客,开启了免费为村里特定群体提供午餐的暖心之旅。三年来,餐厅始终秉持“党建引领、政府支持、村级主办、多元筹资、志愿者参与”的创新思路,严格按照就近便利原则,高标准打造着这一老年幸福阵地。
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吃饱吃好,还能享受到节日的关怀和健康的关爱。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开心,除了每日采购新鲜的食材,精心准备美味的饭菜,餐厅每餐前还会组织互动小游戏,增进老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每到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老年幸福餐厅便成了欢乐的海洋,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人们乐在其中。饺子宴上,大家围坐在一起,亲手包着饺子,欢声笑语回荡在餐厅;义诊活动中,专业医生为老人们细心检查身体,提供健康建议;文艺表演精彩纷呈,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爱心义剪为他们修剪出利索的发型,让他们的面貌神清气爽……
“饭菜每天不重样,都是我们老年人爱吃的家常菜,非常合胃口!”“经常有演出,还能在这里和大家说话解闷,很感谢村里为我们建设的这个餐厅。”……对于老年幸福餐厅,老人们称赞有加。“我们不仅是开一个餐厅,更想把它办成老人们的另一个幸福家园。以后,我们还想汇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吸纳更多志愿者,把‘为老’服务做得更贴心、更长久。”志愿者组织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三周年庆典,餐厅为老人们准备了丰盛的团圆餐。同时,还特地组织排演了二十多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庆典上,专业表演团队和志愿者们齐上阵,从老人们最爱的吕剧经典,到欢快的歌舞表演,每一个节目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三载耕耘,餐厅运营稳健有序
“餐厅开业三年了,除了每月一次饺子宴的费用从村里支出,其他都来源于大家伙儿的爱心捐赠。”台后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勇表示,餐厅的顺利经营,离不开老少爷们的大力支持。
在志愿者的积极带动下,村民自发投入到老年幸福餐厅的各项工作中。村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捐款捐物,为餐厅的日常运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天都有10名左右的村民义工主动前来帮忙,从精心烹饪美味饭菜,到热情为老人们打饭,每项服务都贴心到位。特别是邵长征、邵丕龙等爱心村民,更是多次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老敬老之心。另外,在节假日,许多村民还带着孩子参与其中,既为餐厅增添了童趣活力,又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了孝老美德。
据介绍,为确保餐厅的正常运行,每天都有一名村“两委”成员到餐厅值班盯靠,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三年来,村干部与志愿者一起,轮流值班,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食材采买、卫生清理等繁杂工作。他们不仅确保了老人们能吃上“一餐热饭”,还贴心地为不便堂食的老人提供外带打包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此外,村民志愿者每月还为老人们免费理发、修指甲,用精湛的手艺和贴心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村里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时,都会收到生日蛋糕、鸡蛋等温馨礼品;春节、中秋等节日,村里75岁以上老人还能收到油米面等生活用品。在系列敬老孝老政策的带动下,台后村孝老敬老之风愈发浓厚,村民们争着奉献、比着孝顺,村风家风民风持续向好。
三周年,既是一个小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下步,侯镇将继续推广台后村的暖心做法,支持更多村居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用心用情办好为老服务,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侯镇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记者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