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寿光】群众舞台展风采 文化雨露润菜乡

华灯初上,晚风送爽。寿光市人民广场上,扇子舞翩翩起舞,交谊舞优雅转身,广场舞活力四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因着共同的爱好而相聚,一张张洋溢着幸福与自信的笑脸,构成了夜晚的动人画面。这温馨热闹的一幕幕,是寿光市着力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引领基层文艺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寿光市锚定“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目标,以“高雅艺术进村”与“庄户剧团进城”为突破口,通过赛事搭台、品牌赋能、公益惠民,让文艺之风吹遍城乡角落,奏响了基层文化振兴的“寿光强音”。

“双轮驱动”破壁垒

城乡文化交流碰撞迸发新活力

寿光市的文化建设并非简单的“送戏下乡”,而是创新性地采用“高雅艺术进村”与“庄户剧团进城”双线并行的模式,打破了城乡文化单向流动的壁垒,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内生动力。

“高雅艺术进村”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乡村的文化土壤。专业剧团的精湛演出、艺术名家的专题讲座,将京剧、交响乐、书画艺术等高雅文化送到村民家门口,开阔了群众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大家的审美品位。这不再是“我送你看”的被动接受,而是“点燃星火”的启蒙与引领。“以前村里文化生活单调,现在不一样了,专业剧团来演戏、讲戏,我们自己的剧团也能去城里展演,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孙美云是菜农之家艺术团的负责人,也是孙家集街道高阜营子村一位普通的菜农。谈及这些年乡村文化生活的变化,她满脸笑意,自信自豪。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寿光打破城乡文艺壁垒的创新,让“高雅艺术进村”与“庄户剧团进城”双向奔赴,使“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碰撞出精彩火花。

在台头镇北孙村的文化大院里,“草根”歌手孙志伟站在百姓娱乐的小舞台上引吭高歌,舞台周边则围着不时跟着旋律一起合唱的村民,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从小喜欢唱歌,如今通过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公益培训学习,我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业余时间,我经常参加一些文艺活动、公益演出,用自己的爱好给周边人传递一份快乐。”今年46岁的孙志伟是北孙村人,在村里经营着一家超市。他说,北孙村地处台头镇东南,多年来,村庄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通过艺术普及改善乡村的精神风貌、群众的文明风尚,先后成立了巾帼文明队、锣鼓队、文艺宣传队等艺术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演出。他作为村里文艺队伍里的骨干,也曾代表台头镇多次走上市级文化活动的展演舞台。

“庄户剧团进城”则为基层文艺团体提供了一个更高规格、更广阔的展示平台。那些扎根于乡土的“民星”们,带着充满泥土芬芳的原创节目和传统技艺,走上了城市剧院、广场的舞台。他们的表演或许略带青涩,但那份质朴的热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却赢得了城市观众的满堂喝彩。这种“进城”,是对草根文化的极大肯定,激发了无数基层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据悉,寿光的庄户剧团成员多是农民、个体工商户、退休职工等文艺爱好者,他们自带乡土气息的表演,是基层文化最鲜活的“源头活水”。为扶持这些“草根剧团”,寿光不仅邀请专业演员上门指导编排,还定期在寿光市文化中心、人民广场等场所组织“庄户剧团展演”,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一“进”一“出”,不是简单的区域间互动,而是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城市的高雅艺术在乡村获得了新的展示空间,乡村的民俗文化在城市得到了认同与传播。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城乡文化实现了互鉴共融,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为寿光文化的多元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品牌引领”聚人心

文艺之花绽放基层文化百花园

可持续的文化生命力在于广泛的群众参与和品牌化的深度培育,为此,寿光精心策划并常态化举办“农民歌手大赛”“庄户剧团大赛”“广场舞大赛”“京剧票友大赛”等系列赛事。每年,四大赛事吸引群众超5000人次报名,带动近10万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形成了“村村有队伍、镇镇有比赛、全市有展演”的热闹景象。这些赛事门槛低、接地气、覆盖面广,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场场比赛,就像一个个强大的磁场,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凝聚起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展示”的浩大声势,为成千上万普通百姓展示才华、追求梦想提供了“星光大道”。

公益演出的持续深耕,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寿光市整合专业剧团、民间团体、文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全年无休、全域覆盖”的公益演出体系。每年,我市组织各类公益演出800余场次,内容涵盖戏曲、歌舞、小品、科普宣传等,足迹遍布镇村、社区、校园、企业等地。比如在圣城街道,“周末大舞台”公益演出已连续举办多年;而在各大校园,“艺术启蒙课堂”公益活动能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

在各类艺术形式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寿光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提炼与升华,着力打造了一批辨识度高、影响力强的文艺品牌。如今,“书润乡村”让书香弥漫乡野,“翰墨蔬香”将书画艺术与寿光特色农业结合,“艺起绘梦·丹青寿光”绘就城市新貌,“诗意寿光·联接梦想”凝聚文学力量,“定格幸福·照亮生活”记录百姓美好瞬间,“京韵悠扬唱菜乡”传承国粹艺术,“画笔助农”则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这些文艺品牌,各自绽放异彩,共同构成了寿光基层文化百花齐放的繁荣盛景。

这些品牌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持续吸引着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加入其中,形成了稳定的文化社群,使文化活动从“一时热闹”变为“日常习惯”,改变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寿光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文化名片愈发闪亮。

傍晚的人民广场上,乐曲声声,舞步翩跹,这是寿光文化惠民工程直观、温暖的展现。近年来,我市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成功激活了基层文化的“一池春水”,让文化雨露润泽了每一位市民的心田。在这里,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殿堂艺术,而是融入日常、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一幅以人民为中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基层文化繁荣新画卷,正在“菜乡”寿光徐徐展开。(首席记者郑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