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寿光】夜市里的一缕馕香

苏比努尔和哥哥在烤制香馕

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 实习生 张伟佳)在圣城街道后朴里夜市的喧嚣与烟火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摊位——“新疆手工馕摊”,摊主是一对来自新疆的年轻兄妹。他们跨越四千多公里,从新疆喀什来到寿光这座陌生又充满温情的城市,用勤劳的双手将新疆的传统美食带到寿光。一个个带有地域特色的香馕,不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他们融入新城市、新生活的桥梁,承载着对幸福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跨越四千公里  扎根菜乡烟火

9月9日下午5点,后朴里夜市的烟火气已悄然升腾。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新疆手工馕摊”前早早地排起了小长队。铁炉里的炭火燃烧,映照着苏比努尔专注而灵动的脸庞。她手法娴熟地将面团在手中揉、擀、戳,再均匀地撒上芝麻,不到两分钟,芝麻馕便被放入壁炉中。又过了一会儿,麦香混着芝麻焦香的馕便做好了,香气飘满街道,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今年19岁的苏比努尔来自新疆喀什。三年前,经人介绍,苏比努尔的哥哥艾力来到寿光创业。初来乍到,他被寿光舒适的生活环境所吸引,遂决定扎根于此。去年,妹妹苏比努尔跟随哥哥来到寿光,帮他打理小摊。就这样,兄妹俩在这座距离家乡四千多公里的城市,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

兄妹俩在市区租了房子,每天以卖馕为生,生活忙碌而充实。下午3点半,当不少人还在享受午后的闲暇时,兄妹俩便准备出摊了。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完成一系列繁琐而细致的准备工作。和面是一项技术活,掌握好面团的软硬程度和发酵时间,才能烤出松软可口的馕。和好面后,他们会把面用箱子一个一个地装起来,整齐地摆放好。“我们还要精心准备好各种食材,洋葱、大葱都要挑选新鲜、脆嫩的,芝麻也要多放一些,只有这样,烤出来的馕才会格外香甜。”艾力说。

苏比努尔表示,刚到寿光时,各方面确实有些不适应。这里的气候闷热湿润,与新疆干燥的气候有很大不同;饮食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很多食物的口味和做法都让她感到陌生,更“吃不习惯”。然而,寿光人民的热情好客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在异乡的生活,让她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在夜市摆摊的日子里,苏比努尔结识了许多当地人。“家里人都喜欢吃这个馕,我每次都买好几个。”住在附近小区的王大爷是兄妹俩的老顾客,老人朴实的话语让苏比努尔心里暖暖的。还有几个大学生“闻”着馕的香味而来。“好香呀!同学推荐过来的,今天来买点尝尝。”他们边夸边和苏比努尔交流。每每此时,她总是微笑着耐心回应:“在寿光,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自豪勤劳致富  期盼馕香满城

艾力的馕摊虽然只有一辆小推车,但干净得让人眼亮。车右边是刚烤好的热馕,有芝麻馕和皮牙子馕两种,用干净的白布盖着;左边是醒好的面团,旁边是装着芝麻、皮牙子的料盆,各种食材摆放得整整齐齐。“所有材料都是我们每天早上现准备的,只有食材够好,馕的品质和口感才有保证。”他说。

兄妹俩的馕品相好、口感佳、价格实惠,每天能卖一百多个。夏秋季是夜市的旺季,人多生意好,他们就多准备一些面团;冬天生意相对淡一些,他们便会晚出会摊儿。一年四季,他们都坚守在这个小小的馕摊前,用双手打拼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晚上10点,夜市的顾客渐渐少了,兄妹两人便开始收拾摊位。路灯下,他们推着小车慢慢走着,身后的炭火还留着余温,就像他们手中的馕一样,带着热乎乎的烟火气。这暖人的烟火气,不仅是生活的温度,更是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谈及未来的打算,兄妹俩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他们计划进一步扩展小摊规模,不仅要把新疆手工馕的生意做得更好,还想尝试经营新疆特产、烧烤等。“我们想把更多新疆的美食和文化带到寿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新疆。”苏比努尔坚定地说。

在寿光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艾力和苏比努尔这对新疆兄妹,用他们的勤劳和善良,书写着自己的奋斗故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的馕香会飘得更远,他们的梦想也会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