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寿光】全民健身潮涌菜乡 运动种子植根童心

傍晚时分,寿光市人民广场上,一群脚踏轮滑的孩子如轻盈的飞燕,在教练的指导下穿梭滑行;晨曦微露,仓圣公园的步道上,早已聚集了晨跑、健走的市民;周末的城投体育场,羽毛球划出优美弧线,篮球撞击篮板声声声入耳……近年来,寿光市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尤其是在“运动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下,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如今在寿光,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者,运动已成为一种生活新时尚。而这背后,正是寿光市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健康“置顶”于城市发展蓝图的坚实步履。

设施下沉+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有了“智慧芯”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健身条件,寿光市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健身公园、步道和体育场馆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民广场的智能健身器材,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这些器材不仅操作简便,还能实时监测运动数据,为科学健身提供依据。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免费开放,成为居民们日常健身的好去处,老人们在这里练太极、跳广场舞,年轻人则利用健身器械强健体魄。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基础。近年来,寿光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15分钟健身圈”,对多个公园、广场的健身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引入了一批集健身、娱乐、智能管理于一体的二代智能健身路径,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运动数据。这样一来,健身变得更科学、更有趣,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身服务。如今,无论是在繁华的市区,还是宁静的社区,市民都能轻松找到健身场所,真正实现了健身就在身边。

如何让健身不再是“瞎练”?寿光的答案是:为全民健身注入“科学”内核。2024年,寿光市被确定为国家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A类站点,成为推动全民健身从“泛泛而练”走向“精准施策”的关键一环。

娃娃抓起+赛事引领,运动成为城市新风尚

全民健身,既要覆盖全民,更要着眼未来。在“运动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推动下,寿光各学校积极推行体育社团课程,校外运动体能课程也开办得如火如荼。

“弯腰、屈膝、注意重心!”每到傍晚,人民广场上都会有一群孩子在教练指导下练习轮滑,他们身姿矫健,充满活力。“我们在这里教轮滑课多年,见证了青少年轮滑群体的不断壮大,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教练赵艺表示,他们的团队已在寿光教学多年,不仅将轮滑课程成功推广到多所学校,助其成为孩子们喜爱的体育课后项目,还在文家街道建了专门的训练场地,让轮滑培训走向体系化、专业化。

这种“体教融合”的模式,孕育着寿光的运动未来。在周末的公园和广场,一个个亲子运动组合已成为温馨的风景线。市民胡方为孩子办理了室内馆羽毛球卡,她说:“现在孩子物质条件好了,久坐容易发胖,对视力也不好,出来打打球,既能锻炼身体、保护视力,又能增进亲子关系。”市民桑健经常带儿子到城投体育场打篮球,他认为,运动中的父子交流比在家说教更有效,“一起流汗、一起沟通,感情更深了。”

除了完善硬件设施,寿光还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激发市民的运动热情。从贯穿全年的健步走、趣味运动会,到极具挑战的马拉松赛,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局面。之前,马拉松爱好者王晓洁夫妇每天坚持跑步,现在,他们带着孩子一块参加比赛。王晓洁说,寿光日益浓厚的跑步氛围,不断激励他们一家挑战更高目标。像王晓洁这样的跑者,在寿光正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用脚步丈量城市,传播着坚持不懈、超越自我的运动精神,吸引着更多人加入奔跑的行列。(首席记者郑小菲)

记者手记

让运动成为生活的底色

采访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从朝气蓬勃的孩子,到精神矍铄的老人,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运动中,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运动从娃娃抓起,这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投资,意味着健康的种子一旦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必将为他们积累一生的健康财富。而一个热爱运动的青少年群体,也必将是一个更有活力、更有拼搏精神的未来一代。

在寿光,全民健身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系列活动,它更是一种强大的“体育赋能”。它为市民个体赋能,赋予他们更健康的体魄和更积极的心态;它为家庭赋能,赋予其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和更健康的生活模式;它更为城市赋能,赋予其更青春的活力、更团结的氛围和更文明的形象。当运动成为习惯,当健康成为风尚,当体育成为文化,寿光也拥有了更加立体、更加动人、更加蓬勃的城市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