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张依琼)绿满田畴,乡村焕新。在圣城街道,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答卷人”——潍坊寿光市派驻圣城街道的驻村第一书记们。他们带着组织的嘱托,把办公桌搬到村民家门口。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集体增收到组织建设……驻村第一书记以“脚下沾泥”的务实作风,办成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用实干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夯基筑路
铺就乡村发展硬支撑
“以前下雨出门,鞋上全是泥,现在这条路通了,拉菜的车直接开到棚边!”站在北夏村新修的出村路上,村民李大爷直言,170米长、5米宽的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这都是第一书记的成果”。
基础设施落后曾是束缚乡村发展的“无形绳索”,驻村第一书记们将改善“硬件”作为破局关键。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协调帮助下,各村聚焦生产路、连村路、沟渠等基础建设难题全力补短板——现代中学派驻曹家村第一书记曹怀敬协调资金,用1160吨钢渣整修了4000多米生产路;国网(寿光)供电公司派驻西玉兔埠村第一书记扈红坤争取资金,铺设7000余米生产路;卫健局派驻南胡村第一书记刘国生争取资金,硬化1410平方米的断头路、整修1000米长的生产路;寿光市疾控中心派驻赵旺铺村第一书记刘霞帮助争取上级衔接资金,整修2260米排水沟,改善了村庄内排水排污问题。
路畅人和惠民生,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各村水路电网同步升级。在张家仕庄村,市委办派驻第一书记协调资金改造老旧漏损自来水管网,新铺设管道2420米,解决了全村567口人饮水安全问题,每年为村集体节约水费3万余元;在北夏村,寿光一中派驻第一书记张伟协调资金更换92套水表阀门,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在西玉兔埠村,第一书记扈红坤争取资金新增一台400千伏安变压器、更换73个电表箱;在南胡村,第一书记刘国生协调资金新上一台400千伏安变压器、更换56个电表盒,保障大棚用电。
寿光市派驻圣城街道第一书记工作队的成员们争着干、比着干,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让乡村“筋骨”更硬朗,让乡村“容貌”更美好。
服务提质
让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民生所盼,即第一书记心之所向。他们聚焦群众身边小事,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乡风文明更暖人心。
“在家门口就能做心电图,数据直接传到市里的医院,真方便!”南胡村村民王大娘称赞道。针对南胡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配备不全的问题,刘国生发挥派驻单位优势,帮助该村引入“云急救”平台,配备心电终端检测设备和热疗仪,将该村纳入寿光市“心电一张网·云急救”系统首批使用单位。村卫生室设备与县级综合医院联网后,已为30多位村民完成远程诊疗。
这是第一书记驻村后,医疗服务持续下沉的一个缩影。赵旺铺村组织健康义诊;曹家村完成了卫生室改造,并定期邀请专家进村诊疗;南胡村添置热疗仪、捐赠药品,计划为村民免费做骨密度检查……第一书记把优质医疗送到村民家门口,让惠民暖意直抵人心。
同时,“民生服务大集”也成为便民服务的重要阵地,各村通过链接志愿服务队、市直部门,为村民提供家电维修、义诊、农技指导等服务。“家门口就有健身游园,早上吃完饭就下楼健身,真方便。”张家仕庄村村民们高兴地说。该村第一书记驻村后,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在村委前空地和村内小游园打造了2处健身场地,新安装了各类体育健身器材,增强了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在北夏村,传统文化建设氛围浓厚。“村中一直有敬老尊亲的淳厚民风,新时代更应充分发扬。”张伟说。经与村“两委”协商,该村在重阳老人节为67名老人举办饺子宴,同时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要求,明确村风公约,在婚丧嫁娶上大力倡导践行文明节俭之风。
在各村第一书记的协调组织下,孝老敬亲饺子宴、走访慰问困难群体、公益体检等活动传递温情;张家仕庄村升级后的农家书屋、西玉兔埠村新增的图书、赵旺铺村春联送福等活动,也让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
造血增收
让集体钱包鼓起来
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第一书记们致力盘活闲置资源,积极谋划增收项目,推动集体经济“造血”能力稳步增强。
“以前这院子荒着,现在租出去,村里每年增加5万多元的集体收入。”曹家村村“两委”工作人员说。第一书记曹怀敬驻村后,迅速转换角色,把自己变成曹家村村民,把村庄当家乡、把村民当亲人,第一时间摸清了村情。他协助村“两委”对村南闲置的院落完善基础设施、联系客源、重新制订合同、招标发包,成功出租,不仅为村集体增收,还带动了村民务工。
第一书记送“妙方”,各村闲置资源变成了增收活水——北夏村修通出村路后,3处闲置院落清理修缮后出租,年增收3.2万元;西玉兔埠村翻新800平方米废弃校舍,改造后租给蔬菜合作社,年增收4万元;曹家村指导村民开展直播销售,带动销售额增长,村集体获收益分成,集体钱包渐渐鼓起来。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头便沉淀多少真情。这些驻村的“答卷人”,以心为笔,用实干为墨,在圣城大地不断绘就“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的最美金秋图景,更铸牢“一个支部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坚强堡垒。秋光潋滟,五谷丰熟,恰是这群大地赤子用奋斗书写的最动人的振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