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静)金秋时节,古城街道范家沟子村李兰英的葡萄大棚迎来了丰收。记者在棚内看到,翠绿的藤蔓如绿帘垂落,被串串葡萄压弯,紫色的葡萄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色泽,馥郁的果香随风飘散,与泥土的芬芳交织成醉人的丰收气息。这喜人的丰收图景,正是对李兰英在特色种植路上六年坚守与付出的最好回馈。
收入可观
特色葡萄“串起”致富路
一大早,李兰英的订单电话不断响起。仔细记好每个客户的需求后,放下电话,她立马拿起剪刀钻进大棚,把一穗穗葡萄剪下来装进箱子里。
“这个品种最特别的是颜色,成熟之后会泛起一层深紫色的果霜,就像蓝莓一样,所以才有了‘蓝莓葡萄’这个名字。”谈及精心培育的“蓝莓葡萄”时,李兰英眼中透着欣喜与自豪。她表示,蓝莓葡萄在市场上并不常见,属于进口品种。它的颜色和果实与夏黑葡萄相似,但口感更甜。
六年前,李兰英偶然间吃了一次蓝莓葡萄,那香甜的口感令她难以忘怀。为此,她决定引进200棵葡萄苗亲自种植,让更多人在寿光就能吃上蓝莓葡萄。
“种植过程中,我选用有机肥,采用生态驱虫技术,进行科学的育苗、水肥管理,全力确保蓝莓葡萄的优良品质。同时,在葡萄结果后,我们会进行人工减产,舍弃部分产量,确保留下的葡萄能够获得最佳的‘营养’,呈现出最优质的品相。”在种植过程中,李兰英从水源、土壤、有机肥到温度控制,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把控,种出的蓝莓葡萄自然品质优良。
“种植初期,我也遇到过剪枝、坐果等方面的很多问题,那时只能硬着头皮去想办法,好在所有问题最后都一一解决了。”李兰英告诉记者,从第三年开始,她种植的蓝莓葡萄产量就上来了,此后每年都迎来丰收。“今年的挂果量既密集又均匀,每一穗葡萄都长得格外喜人。”李兰英边说边剥开一颗葡萄,只见晶莹剔透的果肉宛如紫水晶般诱人,质地紧实饱满,果香浓郁醉人。放到嘴中,香甜爽滑。“蓝莓葡萄的口感与众不同,果肉厚实且少籽,每一口都充满了甜美与果香。”她说。
对于种植蓝莓葡萄的经济效益,李兰英粗算了一下:每株蓝莓葡萄约结果20穗,在地头的收购价格是16元/公斤,这样算下来,单株毛收益可达300元左右,整体收益相当可观。
展望未来
走稳走实发展之路
“中秋节前的礼盒订单比较多,平时来体验采摘乐的顾客也不少。”李兰英表示,由于近几年蓝莓葡萄的名声在外,不少新老顾客对这一品种特别认可,在葡萄大量上市前就到棚里采摘尝鲜,所以她的葡萄一直不愁卖。
从最初的“试种摸索”,到如今的“棚棚丰产”,李兰英的蓝莓葡萄不仅结出了甜美的果实,更串起了一条“种植+体验”的增收链。她计划着改善棚里的配套设施,不仅提供采摘服务,还要让游客体验种植乐趣,深入了解葡萄文化。“我的愿望是打造一个能让人们放松身心、体验田园生活的葡萄基地,让它成为更多人喜爱的休闲乐园。”李兰英说。
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不仅承载着李兰英的辛勤汗水,更孕育着乡村特色产业兴旺的甜蜜希望。古城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小葡萄,串起大产业,铺就致富路。当地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起了种植户们的“钱袋子”,还有效带动了育苗、包装、物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的强劲动力。
对于未来,李兰英表示很看好特色种植这条路,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小葡萄”撬动“大产业”的蓬勃力量,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共同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