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付惠敏)9月18日,潍坊寿光市海而思种苗公司温室大棚内,阳光透过薄膜洒在翠绿的黄瓜苗上,科学院所专家手持枝剪俯身为苗株整枝,数十名基层农技人员围拢在田垄旁,有人举着手机录制操作细节,有人蹲下身观察苗株长势,不时就“不同黄瓜品种整枝差异”“整枝后病害预防措施”等问题进行提问,专家结合现场苗情逐一解答。这是寿光市2025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培训班的生动一幕,也是寿光以精准培训赋能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
此次培训打破“教室讲、纸上学”的传统模式,不仅邀请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围绕“设施作物栽培管理”“绿色防控技术”等主题带来专业讲解,更把课堂直接搬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除了在海而思种苗公司学习果蔬育苗与整枝技术,学员们还走进淼汇农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天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实地了解设施农业运营模式、农产品加工技术,直观感受科技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赋能作用。纪台镇农技员王建军在观摩后说:“这种‘走出教室看现场’的培训方式很实用,能帮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技术怎么用、效果怎么样,回去给农户指导也更有底气。”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始终将农技培训作为破解农业生产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农户生产需求与产业发展方向,围绕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粮食绿色高产种植、经济作物科学施肥等核心领域,持续开展基层农技培训,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及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全程坚持“理论+实操”并行,理论课上拆解技术原理与注意事项,帮助学员夯实知识基础;实操课上让学员亲手操作整枝、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专家在旁实时指导、现场纠错,确保大家从“听懂技术”真正转变为“会用技术”,让先进农技能落地见效、惠及农户。
如今,经过系统培训的农技人员已成为穿梭在田间地头的“技术纽带”:在稻田镇的蔬菜大棚里,他们带着农户调试智能温控设备,根据黄瓜、番茄不同生长期的需求,精准调控棚内温度、湿度与光照时长;针对农户易混淆的霜霉病、灰霉病,他们手把手教大家识别早期症状,推荐低毒高效农药与科学用药时机,减少病虫害损失。在化龙镇的胡萝卜基地,面对农户反映的“畸形根多、商品率低”问题,他们现场示范“起垄高度控制”“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还结合土壤检测数据为不同地块定制施肥方案,帮助农户改善种植效果,提升收益。随着农技培训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农户尝到技术带来的甜头,寿光农业也逐步向更绿色、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稳步迈进。
“我们将继续优化农技培训内容与形式,精准匹配农户需求。通过持续强化农技培训,让更多新型农业人才成长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擦亮‘中国蔬菜之乡’的金字招牌,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寿光经验’。”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